公民科學—點解要記錄數據?
「公民科學」指公眾參與的科學研究,包括非職業的科學家、科學愛好者和志願者參與的科研活動,範圍涵蓋科學問題探索、新技術發展、數據收集與分析等。
透過你在自行淨山/淨灘的過程記錄數據然後上載給我們, 你便參加了「公民科學」的部份。你的行動除了直接讓環境變得更美好,更透過收集的數據協助公眾教育的推行,甚至可能成為推動環保政策完善的基礎。
事前準備
淨灘前留意天氣及潮夕狀況;淨山前除天氣外亦需計劃安全的行山路線,和準備合適的物資。切勿在颱風來襲、日照強或風勢大時進行淨山淨灘。
裝備
-
紀錄表+夾板+筆
-
鐵夾+手套
-
可以舊洗衣袋/物流袋/背心袋/廁紙袋等,作垃圾袋之用(淨山以輕便為主;淨灘則需較堅韌)
-
磅秤/手提秤
-
環保水樽(不鼓勵購買膠樽水)
衣着
-
防曬帽
-
頭巾/毛巾
-
短袖T恤+防曬袖套
-
麻布手套/3M防割手套
-
長褲
-
包踭鞋(建議穿著有護踝及鞋底有凹凸紋的鞋)
-
雙肩背包
Step 2A:淨灘過程
分2-6人為一組,其中一人作紀錄,其餘人邊執垃圾邊報上垃圾的種類及數字,如:飲管1支、膠袋2個,紀錄者把數字填在合適的位置上,以“正”字記錄。
垃圾分為五大項:【生活垃圾與遊憩行為】、【醫療/個人衛生用品】、【吸煙】、【漁業與休閒釣魚】及【當地關心的垃圾】,共25個細項。如遇上紀錄表細項以外的垃圾,只需執走,不須紀錄。為避免垃圾碎片重複被計算,垃圾完整性超過50%才需紀錄。
Step 2B:淨山過程
分2-3人為一組,其中一人作紀錄者,其餘人邊執垃圾邊報上垃圾的種類及數字,如:飲管1支、膠袋2個,紀錄者把數字填在合適的位置上,以“正”字記錄。
垃圾分為五大項:【生活垃圾與遊憩行為】、【醫療/個人衛生用品】、【吸煙】、【其他】及【當地關心的垃圾】,共23個細項。如遇上紀錄表細項以外的垃圾,只需執走,不須紀錄。為避免垃圾碎片重複被計算,垃圾完整性超過50%才需紀錄。
Step 3:計算每項垃圾的數量
淨山淨灘結束後可累加各分項並在左方格仔填上數字。把垃圾包起來秤重並紀錄總重量。簡單消毒使用過的裝備。
Step 4:秤重
把垃圾打結包好,秤重並紀錄總重量,填上紀錄表。
* 避免垃圾過重,讓後續工友處理的部份變得困難。
Step 5:處理垃圾
如垃圾量不多:把垃圾帶到政府設置的垃圾收集站棄置。
如預計會收集大量垃圾:於事前按分區聯繫食物環境衞生署協商是否能幫忙處理垃圾(分區環境衞生辦事處)。
如淨山/淨灘於小島進行:主動把垃圾帶離小島處理,避免為工友增添負擔。